“韩侂胄”是谁呢?“侂”字不读zhái,也不读chà,那该怎么读呢?
昵称503199
2024-09-28
| 转藏
大
中
小
展开全文
韩侂胄,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,在宋朝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。当我们谈及韩侂胄时,或许有些人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,尤其是那个生僻的“侂”字。一、“侂”字怎么读?读音:【tuō】同音字:托结构:左右结构(你能在手机打出“侂”吗?赶快用你的输入法键入tuo找到“侂”记得在评论区发给我哦!现学现用才会记得牢哦!)二、“侂”字是什么意思呢?在古代文献中,“侂”字通常表示“寄托”或“依托”的意思。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信任或依赖,通常用于表示某种心理或精神上的依附。比如,在表达对他人的依赖或信任时,就可以用到这个字。 此外,“侂”字还可以古同“託”,表示托付、托付责任的意思。 三、“侂”字在古文献中的引用 在《检论》这部古籍中,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:“古之画者侂于工师,今之画者侂于名士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古代的画家依托于工匠师傅,而现代的画家则更多地依托于名士的名望。这里的“侂”字正是用来表示“依托”或“寄托”的意思,强调了不同时代的人对艺术的依附对象发生了变化。 四、韩侂胄的介绍 韩侂胄(tuō zhòu),是南宋中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,也是一位外戚。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(1152年),祖籍河南安阳(今河南省安阳市),是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。韩侂胄的父亲韩诚官至宝宁军承宣使,而他的母亲则是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,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韩侂胄早年以恩荫入仕,即凭借祖先的功勋或地位而获得官职。他历任多个职位,包括閤门祗候、宣赞舍人、带御器械等,淳熙末年更是官至汝州防御使、知閤门事。他掌权后打击政敌,制造“庆元党禁”,巩固权势。积极准备北伐,追封岳飞,削秦桧爵,但“开禧北伐”失败,导致南宋军事受挫。后为达成与金和议,被史弥远等人谋杀,头颅送至金朝。韩侂胄一生功过参半,既有抗金之志,也有专权之行,对南宋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。👇
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、诱导购买等信息,谨防诈骗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一键举报。
转藏
分享
QQ空间
QQ好友
新浪微博
微信
献花(0)
+1
来自:
昵称503199
>
《聊城王岗讲汉字+微信文化漫旅者》
举报/认领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