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at365官网下载苹果手机-365bet备用服务器-bt365投注

记录时光的故事

探秘帝宫养心殿(9):东暖阁篇(下)

分类: bt365投注 时间: 2025-10-22 19:08:19 作者: admin 阅读: 4523
探秘帝宫养心殿(9):东暖阁篇(下)

养心殿东暖阁最为人所瞩目的,为东壁西向的前后两重宝座,这里就是清代同光时期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。咸丰十年(公元1861年),英法联军攻占北京,咸丰帝逃往热河,次年病故于避暑山庄,6岁的载淳继位,是为同治帝。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发动“辛酉政变”,除掉了顾命八大臣。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一日,慈安、慈禧两宫太后正式在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,开始了晚清太后垂帘、亲王辅政的时代。

咸丰临终前遗诏立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,同时将“同道堂”、“御赏”两方小玺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,并规定凡以后下发谕旨必须钤用此二玺为凭。“同道堂”玺,通高8厘米,印面2×2厘米,青田石质;“御赏”玺,通高5厘米,印面2×1厘米,寿山石质。二玺皆光素无纽。由于载淳年幼,“同道堂”玺便被其生母慈禧控制在自己手中,代子钤印,从而取得了干预朝政的权力。这两个印章,原本是咸丰帝用于书画落款的私印,国政上使用这样的私印则史无前例。

“同道堂”、“御赏”二玺的使用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,约至同治十二年同治帝亲政结束,见证了是晚清政治的风云变幻,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价值。

慈安太后,钮祜禄氏,生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(公元1837年8月12日),满洲镶黄旗人,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。嫡母为宗室觉罗,生母为姜氏(后抬入旗籍,改称姜佳氏)。咸丰二年(1852)二月被选秀入宫,四月二十七日进内,诏封贞嫔。五月,诏晋贞贵妃;十月,立为皇后,时年十六,少于文宗六岁。光绪七年三月初十(1881年4月8日),慈安皇太后暴崩于钟粹宫,终年45岁,葬于普祥峪定东陵。

慈禧太后,叶赫那拉氏,原满族镶蓝旗人,生于清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清咸丰帝奕詝登基后,于咸丰二年(公元1852年)二月被选秀入宫。为兰贵人,住储秀宫,咸丰四年(公元1854年)封懿嫔;六年三月生载淳,晋懿妃;翌年春又晋封懿贵妃。咸丰帝死后,载淳继位,懿贵妃被尊为皇太后,诏旨称圣母皇太后。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十月光绪帝死后,慈禧决定立溥仪为嗣皇帝,她自己被尊为太皇太后,次日即死于中海仪鸾殿,终年74岁,葬于普陀峪定东陵。

从1901年日本人小川一真所拍的照片来看,东暖阁的陈设和现在室内复原的情景并不相同,应该是光绪中晚期的实况。

这幅照片是1920年代的东暖阁,和1901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,前面的小宝座已经撤除,后面的宝座也变小了,应该是溥仪居住在养心殿的时候改动的状况。

这幅照片是1950年的东暖阁,比起20年代室内杂乱的状态,已经清理的相当干净整洁。

现在室内陈设应该是按照同治和光绪初年的样貌复原的。

首博的展厅在复原东暖阁时,尽量做到贴近历史的真实,只是我不太明白为啥挂了个白帘,养心殿内挂的是黄帘啊,曾国藩的日记即可佐证——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的日记中他写道“…… 入养心殿之东间,皇上向西坐,皇太后在后黄幔之内:慈安太后在南,慈禧太后在北。余入门跪奏称臣曾某恭请圣安,旋免冠叩头奏称臣曾某叩谢天恩毕,起行数步跪于垫上……”

根据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六日《实录》载礼亲王世铎等会议具奏《垂帘章程》可知,“召见”和“引见”两项仪注虽然都在养心殿,但具体地点并不相同。召见的地点是在养心殿东暖阁,引见是在养心殿中正仁和殿。曾国藩日记所写就是他被召见的情况。

这张太后御座,呈长方形,长约两米,宽约一米,上铺黄缎褥子,同治、光绪两任皇帝亲政前,都是象征性地做在前面的御座上,政务由帘后的慈禧与慈安太后裁决,实际上是由慈禧太后一人把持。

作为计时工具,钟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,其造型亦是人类奇思妙想与制作技艺的完美结合。太后御座的扶手上放置的这件铜镀金牛驮瓶花钟,以其精巧的设计、奇特的功能、用料的贵重、装饰的精美成为当时奢侈品的代表。

皇帝的宝座与故宫其它的宝座相比,明显小了不少,而且,其它宝座上龙的数量是奇数,气势上昂扬向上、有张力;而此座正面碧玉上雕两条龙,一大一小,类似“教子升天”,扶手碧玉上两边各雕两条龙,而且龙做回首状。

这件铜镀金跑人水法转花钟的体量颇大,就放置在东暖阁门旁,共两件,首博展出的是其中一件。

所谓水法,最初是指西洋园林建筑里的人工喷泉。人工喷泉在18世纪初叶正式传入中国后,其中文名称就叫做“水法’:取其用机械引水以成戏法之意。当然,机械钟表和园林设计里的水法不一样。机械钟表里的水法,是指一切和水流相关的现象。比如,河流、溪水、江海、瀑布、动物喷出的水柱等等。

但是,这里的水并不是真实的水,而是拧成麻花状的玻璃管。这些中空的玻璃管里面有钢挺,钢挺一端装有小齿轮,小齿轮和钟表机械系统相连。这样,钟表机械动起来,玻璃管就会旋转起来,由于折射光线不同,视觉上就有水光在流转的效果。

钟台上还饰有红蓝白料石转花,启动后,顶上的红蓝白料石转花会旋转起来。

历史上,钟表进入中国是中西文化交流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,推动了天文、机械、物理等科技的发展和进步,不仅促进东西方相互了解、认知,也对当时中国的宫廷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。

作为宫廷钟表,一般都有着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,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制造水平。

此处还展有三方宝玺,分别是青玉交龙纽“同治尊亲之宝”、檀香木柱纽“光绪之宝”、青玉交龙纽“慈禧皇太后之宝”。

“同治”是穆宗皇帝载淳的年号(所谓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)。载淳即位后,顾命八大臣原拟年号“祺祥”,他们被铲除后,大学士周祖培奏请更正,议政王、军机大臣受命恭议,乃以“同治”二字进呈,两宫太后允成。在慈禧看来,“同治”有两宫太后并尊,共同治理天下的意思;恭亲王是议政王,在他看来有“君臣共治”的意思;据说荣禄回答洋人说同治是“中外同治”的意思,总之,这个年号照顾到了各方面的需求。

“尊亲之宝”主要是给皇太后上徽号及上尊谥、庙号的时候用的,也就是说,同治活着的时候,每次给慈禧上徽号,都要盖这枚印章。

在光绪皇帝的御用诸宝中,檀香木柱纽“光绪之宝”显得颇为简易粗陋,完全无法与其它青玉质、白玉质的玉玺相比。据推测,这方玺印是在百日维新的背景下镌刻而成,从痕迹上可看出使用的频繁,想来一定盖印过不少有关戊戌变法的手谕或诏书,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这一方青玉交龙纽“慈禧皇太后之宝”中前两字为徽号,中三字为尊号。所谓尊号,是指新帝登极,奉祖母为太皇太后,奉母后或母妃为皇太后;太皇太后、皇太后即为尊号。每逢国家有大型庆典活动,如皇帝大婚、册立皇后、太后六十以上逢旬大庆,在尊号前所加的颂词,即徽号。一般每次上两字或四字,历次累加,以示尊崇,是皇太后所独享的荣耀。慈禧皇太后的“慈禧”二字就是首次加上的徽号。

同治除即位时给西太后上的徽号外;以后大婚上徽号“端佑”;亲政上徽号“康颐”;光绪即位后,连同之前同治遇“天花之喜”,上徽号“昭豫庄诚”;光绪大婚上徽号“寿恭”;亲政上徽号“钦献”;慈禧六十大寿时,上徽号“崇熙”,前前后后一共上了十六个字!

在晚清官书中,慈禧的全称为“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”,就连她拍个照片都要把这个徽号列全。

养心殿东暖阁不仅见证了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,也是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清王朝落下帷幕的地方。

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(公元1911年10月10日)辛亥革命爆发后,袁世凯出任清朝政府内阁总理大臣,并在取得南方革命政府许诺他就任大总统的保证之后,便开始逼迫清帝退位。

多年后,在溥仪的回忆录中还记述了当时(辛亥年十一月二十八日,公元1912年11月16日)的情景:“在最后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:有一天,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,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,用手绢擦眼,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,满脸泪痕。”

溥仪说:“我坐在太后的右边,莫名其妙,纳闷他们哭什么,殿里除了我们三人别无他人,安静得很,甚至胖老头抽鼻子的声音我都听见了。他边抽缩鼻子边说话,说的什么我全不懂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。这是我看见袁世凯唯一的一次,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。如果别人没有说错的话,那么,正式在这次,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皇帝退位的问题。从这次召见之后,袁世凯就借口东华门遇险的事故,再不进宫了。”

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(公元1912年2月12日),隆裕太后在养心殿被迫代溥仪颁布了《退位诏书》。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: 前因民军起事,各省相应,九夏沸腾,生灵涂炭,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,议开国会,公决政体。两月以来,尚无确当办法,南北暌隔,彼此相持,商辍於途,士露于野,徒以国体一日不决,故民生一日不安。今全国人民心理,多倾向共和,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,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,人心所向,天命可知,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,拂兆民之好恶?是用外观大势,内审舆情,特率皇帝,将统治权归诸全国,定为共和立宪国体,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,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。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,当兹新旧代谢之际,宜有南北统一之方,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,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,总期人民安堵,海宇乂安,仍合满、汉、蒙、回、藏五族完全领土,为一大中华民国,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,优游岁月,长受国民之优礼,亲见郅治之告成,岂不懿欤?钦此。

相关文章

正品瑞士嘉年华手表怎么样,嘉年华手表好不好
中国香港橄榄球队历史性首次晋级橄榄球世界杯
2017年新款苹果iPad 128G价格3050元
将“菸
「梦幻西游」九黎战鼓9层加多少伤害
华为最大的工厂在哪 华为在中国有多少个工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