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伙伴们,又来跟你分享汉字学习笔记!本篇,写的是“楣”字,你认识它吗?
楣字的读音为 méi ,与常见字“眉”字同音,《广韵》里对楣字的注音为“武悲切”。
“楣”字的篆文字形由木、眉构成。左侧的“木”,表示与树木或木制结构有关;右侧的“眉”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睸”的本字,表示眼眶上方的毛发。“楣”字的造字本义是名词,指正门门框上方用以挂匾的横板。
“楣”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中,篆文(木,门框)(眉,即“睸”,眼眶上方的毛发),形象地表示出门眉,即门框上方挂匾的横板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部分写成,将篆文字形中的眉部分写成。
古籍中,“楣”字被用来描述房屋建筑中门框上方的横梁,比如《说文》中提到:“楣,屋边联也。齐谓之檐,楚谓之梠,秦谓之楣。”这表明在不同地区对这一建筑部件有不同的称呼。《释名·释宫室》中也提到:“楣,眉也,近前各两若面之有眉也。”说明“楣”字的形象与眉毛相似,位于门框的上方,如同人脸的眉毛。
知道造字者造楣字的意图后,我们就很好理解这个字了。下边,看下古代字书里是如何解释这个字的:
《说文解字》里对“楣”字的解释如下:
“秦名屋𣝼联也。齐谓之檐,楚谓之梠。从木眉声。武悲切。”
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当中对“楣”字做了进一步解释:他首先解释了“楣”字的地域性叫法,指出秦国人将屋檐下的横木称为“楣”,而齐国人称之为“檐”,楚国人称之为“梠”。接着,段玉裁提到“楣”字的构造,它由“木”部和“眉”字组成,是一个形声字,其中“眉”字在这里作为声旁。他进一步阐释了“楣”字的含义,指出它指的是屋檐下的横木,并且特别强调了“楣”字在秦国人的语言中,是用来指代屋檐下的横木的。段玉裁还提到了“楣”字在不同文献中的用法,比如在《尔雅》中,“楣”被解释为“梁”,即门上的横梁。
《康熙字典》中“楣”字的意思是屋檐口椽端的横板,也可指门框上的横木,称为“门楣”。在古籍中,“楣”常用来描述房屋的构造,如“楣谓之梁”,表示它是门户上的横梁。“楣”还象征着家庭荣誉和地位,如“光宗耀祖,光耀门楣”。在《仪礼》等古籍中,“楣”也用于描述礼仪场合的布置。
简单了解完古代字书里关于这字的释义外,我们对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就了解的差不多了。总结一下,现在来看下楣字如今的详细的含义和用法:
门框上的横木:指的是门框上方的横梁,也称为门楣。房屋的横梁,即二梁:指的是房屋结构中位于顶部的横梁,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屋檐口,椽端的横板:指的是屋檐边缘处,椽子末端的横板,起到封闭屋檐和支撑结构的作用。结束本篇关于汉字“楣”的笔记,就到这,共同学习,学到知识的话,点点赞、在看,下篇见!